设计的“道法术器”

设计师应该具备哪些重要能力?从道”、“法”、“术”、“器”四大层面构建能力框架。
培养全局思维和发展变化的思维。

前言

设计师应该如何提升自己?

设计师应该具备怎样的能力?

这些问题你是否思考过呢?

你可能会想到很多点,比如:扎实的“专业能力”,掌握新知识的“学习能力”,跟甲方爸爸的“沟通”能力,能想出好“创意”的能力,优秀的“审美”能力等等。。。。

那么这些能力之间,什么能力更为重要呢?

为什么不同的人之间,能力成长的速度差异很大?

这种能力的差异,除了努力程度、天赋、机遇等因素之外,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,就是思维、认知的差异。

我整合了自己入行这些年的心得和成长经验,对这个问题做了一些深入的思考和总结,一方面是为了整理和完善自己的能力框架。另一方面,也是希望自己的心得和总结,能够帮助一些刚入行的新人或是正卡在职业瓶颈中的人,有个成长提升的方向,打开思维,让认知更加全面,建立更长远的规划。

我将设计师应该具备的能力,总结为了“道”、“法”、“术”、“器”四大层面的能力框架。

一、什么是道法术器?

什么是道法术器呢?

我们来举个例子,比如你想学炒菜,那需要些什么?

首先得去购置一些需要的厨具,还有食材等等,毕竟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”嘛,这些就是“器”。

有了工具肯定还不够,我们还得学会怎么炒菜,掌握炒菜的技术。这个就叫做“术”。

接下来要怎么去学?是照着菜谱做,还是找个视频教程,还是让别人教?这些不同的方法,就叫做“法”。

而菜的种类有很多,具体要炒什么菜呢?比如你喜欢吃辣,那就可以学川菜。比如你学炒菜其实为了做给女朋友吃,那就应该去学女朋友爱吃的菜。

决定要去做什么,这些想法,就是“道”。

所以,简单来说,

“器”指的是工具,资源,它们是做事的基础条件。

“术”指的是技术,技能,是能够落地执行的关键。

“法”就是方法、策略,方法不同,效果也不一样

“道”则是思维、想法等,不同的想法,决定了不同的结果。

从实到虚,从浅到深。

接下来我们详细展开来说。

二、设计之“器”

我们先从“器”说起。器很好理解,指的是工具、资源,比如PS、AE、C4D等等这些软件工具,还有做设计需要用到的一些素材资源等。而这些工具基本上也是每个人最先学习和接触到的东西。

1. 如何选择“器”?

设计交流群里面,经常有人会问这样一个问题:我应该学什么软件比较好?

这时候什么样的答案都会有,会有人回答各种不同的软件,然后讨论这些软件哪些地方好,哪些地方不好。也会有人告诉你,“软件只是工具”。

我自己的学习经历中,对这个问题也深有感触。

我将自己对于“器”的选择和学习大致分为了三个阶段:

摸索尝试阶段:最开始我处于起步摸索阶段,因为未来职业选择的不明确,以及单纯对知识的好奇,接触和学习过各种不同的软件工具;

专精深入阶段:后来因为经验的成长,和职业方向的逐渐明确,到了专精深入的阶段。意识到“软件只是工具”,在软件学习上开始做减法,精简自己的技能,往更专精的方向发展,往一个细分领域去钻研,以做出好的作品为核心目的。

发散拓展阶段:再后来随着技术能力渐渐成熟,能够在自己的细分领域做精之后,技术上再往深去钻就没太多提升空间了。闷头学东西还不如看点电影,打打游戏提升审美有帮助。这就到了发散拓展的阶段。所以又会开始涉猎一些其它的工具,了解一些行业新兴的软件技术,不过这个时候更多是“走马观花”式的学习,先以了解为主,觉得能够用到,对自己有帮助,再去研究。

你会看到,我在不同的时期,对工具的需求都是不同的

所以如果你想问“学什么软件比较好?”这个问题,首先得考虑前提条件,比如你具体想去做什么样的行业?你目前的需求是什么?

比如你想做三维设计,但是三维软件有很多种,Maya、Max、C4D、blender等等,很多人看到这一堆软件,都会感到困惑,不知如何选择。其实首要问题不是选哪个软件,而是你学软件具体想要做什么。这个想清楚之后,根据要做的行业去选择工具就行,行业当前主流的工具是什么,就去学什么。

要得到这个答案的话,可以去问一些从事这个行业的人。如果你接触不到的话,还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,那就是去招聘网站上看,看看对应职业的招聘,软件工具上的需求是什么。

现实中经常有这样的案例:有的人听别人说学某某软件有多好,就直接去学了,结果去找自己心仪的工作的时候,发现岗位要求的软件根本不是自己学的软件。

所以,别人的经验未必适合自己,一定要结合自身的情况、自己的需求去思考和选择。

2.如何运用“器”

对于“器”的运用,我们的先人就有很多经验之谈,比如“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”,再比如“君子善假于物”(出自荀子《劝学》)。

指的就是人要善于利用合适的工具,来帮助自己。

人类发明工具就是为了利用它更好的帮助自己,更有效的解决问题。计算机技术的进步,也帮助设计师能够创造出更多的可能性。

那么,应该如何看待和运用“器”?有两种比较极端的态度都是不可取的:

一种是过于看轻“器”,认为能做出好设计就行了,工具完全不重要。

另一种则是过于看重“器”,过分依赖工具,热衷于研究工具本身。

过于看轻的弊端

第一种态度虽然某些方面是对的,但是有些片面和偏激了,忽略了时间、效率等问题。

虽然不管用什么工具,只要设计审美能力强,都能做出好的作品。但是要想达到同样的效果,使用不同的工具,花费的时间肯定是不同的。利用一个更高效更好用的工具,可能你用一分钟的时间,就能完成以前要一小时才能达到的效果。

就像传统绘画跟数字绘画,虽然都能做出好作品,但从效率、便利性来说,肯定是数字绘画更胜一筹。

就像相同类型的软件可能有很多种,但不同行业的主流工具不同。因为每个软件的优势不一样,而每个行业的需求也不一样,当软件优势跟行业需求相契合,它就会成为行业的主流工具。

所以我平常会去收集一些能够快速提高生产力的插件、工具,快捷达到效果的技巧和方法。这些东西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在上面,用你的碎片时间去做就好,看到一个好用的工具或技巧,就可以放到自己的收藏夹里。

但是不必看到了就马上去学,因为如果你暂时用不到的话,过段时间就会忘记,下次需要用的时候还是得重新学一遍。看到了就学反而浪费时间。所以只需要留个印象,知道有某个工具可以解决什么样的问题,之后遇到问题了,去自己的收藏夹里现找现学就行。

所以我们常说的“去我的收藏夹里吃灰吧”,这有时候其实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学习方法,避免了低效率的勤奋。

过于看重的弊端

而另一种态度,过于看重“器”,相比过于轻视“器”,则是更不可取的。因为前者至少把时间花在了更重要的事情上,而“器”的掌握是可以速成的,很快就能补上来。

但是如果把大量的时间都用在了研究工具上,却做不出好的设计,是没什么意义的。之后想再把设计、审美能力补上来,也会很难,因为它们需要长时间的积累。

而且器具有时效性,技术日新月异,一旦出现一些新的更好用的工具和技术,旧的工具就会被淘汰。

所以第二种对于“器”的态度是比较有危害性的。

比如非要把软件研究的很透彻,各种功能都一定要学会搞懂,而不考虑自己到底能不能用上。再比如看到有人用某个工具做出了好看的东西,就也想跟着学,而不考虑掌握这个工具是否是必要条件。

这样会学的很累,耗费了很多时间,却很低效。忘记了掌握工具最终的目的是什么,容易变成“为了学习工具而学习工具”。

本身的设计审美能力很强,又懂很多工具,这叫博学多才;什么工具都很懂,却做不出好的设计,这叫杂而不精。

所以,器的运用,明确目的很重要。

器是为了达到目的、满足需求而产生的工具。

理解这一点,才能更好的驾驭器。

三、设计之“术”

接下来我们来看“术”。

术,可以理解为技术,专业能力。

1. 如何理解“术”?

工具是“器”,而能够驾驭、利用工具的能力,就叫做“术”。

比如武器是器,而武术是术;汽车是器,而驾驶是术;纸笔是器,而绘画是术。

对于设计师来说,只掌握“器”本身并不能产生多大价值。器只是术的载体,就像会用PS这个软件本身并没有用,有用的是能够利用它修图、合成、设计海报等等。

使用同样的工具,设计师技术能力、专业能力的不同,能够创作出的作品自然大相径庭。“术”这一层面的能力,对于大部分人来说,就是最主要的竞争力,也是最基本的能力。

你去找工作,人家主要看的也不是你会什么工具,而是你能够做出什么样的作品。

2.如何提升“术”?

那么,我们应该如何提升自己“术”的能力呢?

这里我结合自己的经验总结了一些实用的方法:

01 改变环境

很多人在工作几年之后,软件已经运用的很熟练了,但是能力上可能会陷入瓶颈,作品质量提升不上去,现在的作品跟一年前的作品质量上都没有什么区别。

这种情况很常见,在我看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环境的问题,一方面可能是因为项目的同质化以及低质量,反复在做一些没有什么成长性的工作。这就是我们常说的,虽然有十年的工作经验,但只是把一年的经验用了十年而已。

另一方面可能是周围没有比你厉害的人可以指导你,自己知道自己做的不太好,但是没有人告诉你怎样可以做的更好。

所以基于这样的情况,要想提升专业能力,就得突破现在的环境,尽可能去接触更高质量的项目,去一个自己能学到东西,有更多更厉害的人的环境。

为什么很多人都想去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发展,就是因为有更好的环境,更大的发展空间。

不过这个方法属于知易行难,毕竟人的本性都是追求安稳的。所以你首先要有对“术”不断精进的追求,对自己有更高要求,然后有勇气突破自己的舒适圈。

02 打开视野

很多人在学习时只看自己专业相关的东西,这就把自己的视野给框死了。

比如你的本职是平面视觉设计,那就不要只盯着自己本行业的东西看,其它各种设计领域,比如摄影,游戏设计,室内设计,电影,广告,动画等各种不同的领域都可以去涉猎。

比如我想提升自己画面合成的能力,虽然我的本职是做视频,做动画,但我会去看一些平面海报合成的教程,因为方法是相通的,我完全可以把它拿来用在自己的领域。如果我只盯着去找同行业相关的教程,那无疑是只见树木,不见森林,能够学习的范围就会非常狭窄。

因为相同行业之间大家知道的东西,掌握的信息都差不多,所以去了解不同的圈层会更容易有收获。把其它领域的知识,结合进自己的领域里,也更容易做出创新。

甚至如果你只停留在设计领域,依然是把自己给框死了。

比如我们可以从程序员身上学习如何优化资源、自动化处理重复工作,让自己执行更高效;学习历史,人文,哲学,让自己的设计有更多的灵感素材和理念支撑。

不过这些就已经脱离术的范畴了。属于更高的层次。

总之,不要给自己加太多限制。

03 不平均用力

俗话说,物以稀为贵,如果你的工作随便换个人都能够做,那就非常容易被取代。

所以,你可以去学习涉猎很多种技术,多才多艺不是坏事,但最好其中有那么一两个是你最擅长的,能够做的比大部分人都好。

所谓不平均用力,就是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你最擅长的“术”上,培养出自己的“优势能力”,而其它的能力作为辅助。

“术”的掌握是贪多嚼不烂的,有些人东学一点,西学一点,结果却没有一个足够能打,足够深耕的技能,

这就跟打游戏一样,我们拥有的技能点是有限的,所以要合理的升级自己的技能,把资源集中在对自己更有用的技能上,一通乱点只会谁都打不过。

所以,想要让“术”能够更好更快的提升,一定是要讲究方法,讲究策略的,它能让我们事半功倍。

而这些方法,策略,就是“法”的层面了。

四、设计之“法”

法,就是方法,策略,我们通常所说的方法论。

比如设计理论,大多就属于“法”的范畴,它是设计师们从大量经验中总结出来的通用的方法和技巧。

1. “法”的作用

“器”和“术”是能够实实在在看到的,好就是好,不好就是不好,很直观。而“法”则是相对比较虚的东西,所以很多人意识不到自己在“法”这一层面的欠缺。把问题归咎于“是不是努力的不够?”“是不是天赋的问题?”。

但其实有效的方法和策略,是四两拨千斤的,远比盲目的努力重要

对个人的作用

法的作用很像乘法,如果你的努力是100,但方法很低效,只有0.1,那就只能得到10的结果,相反,如果你用了很高效的方法,方法上能达到10,就算你努力只有10,也能得到100的结果。

就像为什么有的人学东西很快,而且能举一反三,有的人学起来就很困难。学习能力的差异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学习方法的不同,乘号后面的数字不一样。

如果你学东西学的很累,每天工作很辛苦,却没有明显的进步,那往往就是方法的问题,需要暂停下无效的努力,多去思考应该如何做,改善方法,去找到背后更核心的问题。

所以,相比看一些技术案例教程,我更爱看一些设计经验总结性的文章、别人的项目复盘,这里面能收获的知识是更重要更长远的。

我自己最初做经验分享的原因,是我在线下教学生的时候,很多问题会被反复问到,每问一次我就要重复回答一遍,这就存在了大量的重复性工作,非常低效。于是我就把一些常见的问题,整理成文字或视频的形式,记录下来,这样学生问到相应问题的时候,我直接拿给他看就行了。

这个方法长期积累下来后,减少了很多重复性的工作,帮我节省了大量的时间。节省下来的时间我又能学更多东西,从而可以给学生分享更多新的知识,进入良性的循坏。

由此可见,一个好的方法是多么有用。

对团队的作用

上面讲的是对于个人的作用,而对于整个项目,整个团队,“法”的作用是更巨大的。

比如,怎么让团队的设计产出更高效?

你在一边光喊口号,光给大家打鸡血,肯定是没用的。就像经典的分粥问题一样,七个人分一锅粥,怎么保证分粥公平?试了很多方法,结果都是有的人能吃饱,有的人要挨饿,最后最公平的方法是让负责分粥的人最后一个领粥。找到好的方法才能解决实际问题。

这时候就要调整“设计流程”,例如简化掉不必要的流程,找出最耗费时间的地方有哪些,看看有什么样的办法可以去优化等等

再比如,一个大项目需要很多设计师一起去做,如果每个人各做各的,就会乱七八糟,这时候就要制定一些统一的“设计规范”,保证整个团队设计方向的统一。

人越多,项目越复杂,“法”就越重要

2. 如何培养“法”

那么,如何去提升“法”层面的能力?

“器”和“术”的提升,随着设计师经验的成长,一般也会自然而然的提升,它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。但“法”的层面则不同,需要有意识的培养。

法的形成

首先我们要知道“法”是如何产生的。它通常都是从长期的经验积累中总结出来的。

每个人在长期钻研某件事之后,多多少少都会总结出一些自己的方法和经验,做东西都会开始有一些自己的“套路”,

这些就是“法”的雏形。

但这时候它们通常只是些零散的,下意识的经验,不具体,不稳定,所以必须得把它们有意识的整理、归纳、提炼,让它清晰化,完整化,总结成可具体描述的方法,并且这些方法能够传授给别人,可以复用,这时候就形成了较为成熟的“法”。

提升“法”层面的两大途径

所以,我们可以通过经验积累,总结出自己的方法。这是提升的途径之一。

比如我之前在“设计师如何提升总结力”一文中,就详细讲解了如何去归纳总结。

但是这种方法是有难度的,而且个人的能力通常也比较有限。

 所以有另一个更简单更常用的途径:

我们可以直接去学习一些前人总结的,非常的成熟的经验理论、套用一些经典的方法论模型。比如二八定则、四象限法、SWOT分析法、双钻模型、PDCA循环模型等等。。。

这些词汇没听过的人可能感觉很高级,其实只要百度一下就能弄懂个大概,理解起来并不难。只是因为很多人没有意识到“法”的重要性,不曾主动了解和学习过这方面的知识。

不过这些经验理论、方法模型,虽然理解起来不难,但是“理解”跟能够“融会贯通的运用”是两回事。它需要一定的阅历和实践去支撑。

就像设计理论一样,我们刚开始学的时候,它对我们的帮助可能并不大,有些人就会认为理论无用,实践才是王道,其实这是因为没有足够的经验去支撑我们深入理解。

但是随着经验的成长,对设计理论的理解越来越深刻,它的帮助就会越来越大。

因为凭经验和直觉做事,是很主观和不稳定的,而设计理论是从大量的经验中总结出来的,可以帮助我们很好的指导实践,有一个衡量判断的依据。

灵活变通的运用“法”

但在学习方法时,也要学会灵活变通,不能生搬硬套,同样的方法,对别人有用,对自己就未必适合了,不同的人、不同时期、不同情况下都是不一样的。

比如有的人提升自己的方法是做大量练习,每日一练,这个方法当然有用,但肯定不适合所有人,因为它需要非常的自律和勤奋,很多人根本坚持不下去。这时候就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变通一下,比如一日一练很难做到,那就降低下要求,比如一周一练,一月一练,这样就要容易不少。之后如果渐渐适应了,并感到有效果,可以再一点一点提高频率,或者增加每次练习的难度和质量。

总之,方法因人而异,因事而异,因时而异。

设计理论也是一样,如果把一个设计理论套用在所有地方,就难免会掉书袋了,毕竟没有什么东西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。

为了避免这种情况,一方面要有灵活运用的意识,另一方面,我们可以学习掌握多种方法理论,综合运用,让自己思考的更加全面。

世界是复杂多变的。面对具体的情况,我们应该选择使用什么样的“法”、“术”、“器”?

这就是“道”的层面要解决的问题了。

五、设计之“道”

道,就是思维,理念,价值观,是想法、选择、方向

它也是“什么是设计”,“为什么要去做设计”这样的终极问题。

每个人的想法、观念都是不一样的,同样一个人在不同时期的想法也是不一样的。

不同的思维方式,不同的想法,决定了我们做出什么样的选择。

有人认为设计是艺术,是个人的表达,有人认为设计要实用,要解决问题。有人追求真实,有人追求美。

这些没有对错,只是“道”的不同。

不同的思维理念,于是有了不同的设计流派、设计理念、设计风格。

设计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,通常都是在“道”这一层面有很高的建树。比如德国设计大师迪特拉姆斯的设计10原则,在产品设计领域影响深远,苹果的产品设计理念就深受其影响 。

从“道”出发的设计思路

很多人做设计没有思路,就是因为“道”这一层面的缺乏。

做设计前,首先要思考下整个设计想要表达的是什么?

这个简单的问题其实很多人都回答不了,因为没仔细想过。上来先找点参考,觉得不错,就直接上手做。这样确实能做出来,但是很难做出好的设计。

如果把要表达的东西明确了,之后的所有设计就都有了依据,所有的细节,都可以根据要表达的核心推导出要怎么做。

比如我自己本职是做动态设计,拿到一张图,要给它做动画,那么我会先去想这张图的故事背景是什么?是怎样的世界观?要表现什么样的氛围?人物的设定是什么?处在什么样的环境等等。提炼出一些关键词。

这些问题有时候会已经有一些明确的设定,那就按设定去做。有时候没有明确说明,可以自由发挥,那就自己去构思一个设定。

这个过程是很有趣的,感觉像是给设计赋予了灵魂。而且当这些问题有了一个具体的构思,后面所有的设计就顺理成章了。比如画面的环境是设定在一个虚拟空间里面,要去表现出“虚拟”这个点,那动画就可以做出故障、不稳定、闪烁等感觉,总之设计细节要为想表达的东西服务。

从“道”的层面出发去展开设计,每一处设计都有理由,整个的设计思路就会很牢固。之后如果要跟别人讲解你的设计思路,也就有很多东西可以讲了。

虽然一些刚入职场的设计师,可能没有太多机会去这样展开设计,更多是按照设计组长或客户的要求做执行,但是一定要自己做些这样的思考,不要让自己成为工具人。

与客户、团队达成“道”的共识

与客户的沟通、团队的沟通,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在“道”的层面上达成共识。

与客户沟通,首先就要了解客户的需求,客户想要的是什么,弄清楚这些后面就要顺利很多。如果客户自己也不清楚,那就需要设计师和客户一起探讨出最契合的方案。当然,这些是最和谐,最理想的状态啦。

团队沟通也是一样的,如果每个人都按自己的想法做就会乱七八糟。所以要么由团队leader直接做决策,要么大家一起讨论确定方向。总之要统一想法,达成共识,朝着同一个方向走。

虽然现实情况肯定没这么理想,比如你本来已经跟客户达成共识了,设计方案都做的差不多了,结果这个时候客户那边换了一个人对接,之前的方案都被推翻了,一切重新开始。

这些不可抗力我们无法控制,但至少我们得知道怎样才是理想的状态,并往这个方向去努力。

六、“道法术器”的整体思考

道、法、术、器四个层面,我们不能将它们简单的拆开来谈。

它们之间是有联系的,作为一个整体去看才完整。

在汽车被发明之前,人们想要的只是一匹更快的马。这句话说的就是人思维的局限性,只考虑表层,而不见本质。

从多个层面去思考,才能让我们思维认知更全面

1. 发展变化的思维方式

从层次上来看,“道”肯定是最高的层次,最底下的是“器”。

那是不是说我们应该上来就去侧重最上层的“道”呢?

并不是这样子的。

在不同的时期,不同的情况下,道、法、术、器的重要程度是不一样的。

比如你是一个刚接触这个行业的新人,那最重要的其实是“器”和“术”,因为你的经验没有积累到一定的程度,设计能力上、想法上等各方面都比较稚嫩,这时候你在“法”和“道”的层次上肯定是不成熟的,毕竟你不太可能上来就做设计总监吧。

所以这个时候可以侧重于“器”和“术”的培养,先脚踏实地锻炼出合格的专业能力。毕竟你想的再好,没有能力实现,也是没用的。

有了一定的经验和阅历之后,“器”和“术”的成长就比较缓慢了,这时候就可以慢慢往“法”和“道”的方向侧重,让自己的能力和思维更加全面,从更高的角度思考问题。

总之,在不同的时期,合理的去侧重更重要的层面,才是最有效的。

这里其实就是用一种发展、变化的思维去看待问题,因为事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,因人而异,因事而异,因时而异。

这样的思维观念其实在前面也多处提到过,比如“器”的学习,不同的人、不同时期、不同情况下需求不同,比如在讲“法”的层面时,讲到过设计理论在不同时期重要性的变化,讲过要灵活变通的去运用方法。

2. 自上而下的全局思维方式

面对复杂的问题和情况,我们通常可以按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全局的思考。

先思考核心问题: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和结果

再到具体执行:用什么方法和工具

比如你想要学一个技能,学一个软件。

首先应该从“道”的层面考虑,先仔细想一下你是不是真的需要这个技能,学这个技能的目的具体是要做什么?

确定了学的目的是什么,接下来就可以从“法”的层面考虑,制定一个合理高效的学习计划。比如从前面的思考中,你发现要达到你的目的,其实只需要掌握这个软件中20%的功能,那么剩下的80%你就暂时没必要去学。

最后才是“术”和“器”的层面,实际的去执行。

如果没想清楚就盲目去做,会造成时间和资源的浪费。

再比如我们要完成一个项目。

先思考“道”,就是项目的需求,目标,把这个搞清楚方向才不会错。

再思考“法”,为了完成目标,可以有哪些方法,应该是怎样的流程。

再到“术”,要用到哪些技术,什么技术更好一点?

最后是“器”,要用到哪些工具或资源。

总结来说,就是做事首先要明确目标和方向,然后要讲究方法,并选择合适的技术和工具。

这样的全局思维方式,可以帮助我们抓住事情的重点,同时思考的更加全面。

总结

“道、法、术、器”的能力框架,是一个通用的思维、能力框架,其实是适用于各行各业的,我只是从自身所在行业的角度去聊。

里面一些具体的观点,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灵活、变通的吸纳。

因为很多问题的答案,在不同的时期,不同的环境,不同的背景下,都是不一样的。

审美与技法之争是如此,理论与实践之争亦是如此。

毕竟世界本就复杂、混沌。

从“道、法、术、器”四大层面去思考,可以让自己的思维、认知更加全面,避免单一角度的看问题。

最后,希望本次分享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默认图片
崔小骏
文章: 36

留下评论